土壤颗粒分析仪激光粒度仪库存库号M165685 土壤颗粒分析仪激光粒度仪库存库号M165685 土壤颗粒分析仪
用途:测量固体粉末或乳液中颗粒的粒度分布。 工作原理:光是一种电磁波,它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颗粒时,将与之相互作用,其中的一部分将偏离原来的行进方向,这种物理现象称之为光的散射(衍射)。一束平行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颗粒,光波发生偏转,偏转的角度跟颗粒的大小相关。颗粒粒径越大,光波偏转的角度越小;颗粒粒径越小,光波偏转角度越大。激光粒度分析仪是根据这种光波的物理特性进行粒度分析的。 技术指标: 1. 测试原理:全量程米氏散射理论 2. 测试范围:0.1~750μm 3. 进样方式:湿法 4. 重复性:<1%(标样D50偏差) 5. 扫描频率:1 kHz 6. 测试时间:1~2分钟 7. 独立探测单元数:49个 8. 光源种类:氦-氖激光,功率:2.0 mW,波长:0.6328 μm 9. 工作环境: 5~35℃(温度),<85%(相对湿度) 10. 输出数据:粒度分布表、粒度分布曲线、平均粒径、中位径、比表面积等 11. 外观尺寸(L×W×H):838×265×295mm(主机) 技术特点: 1、的光学平台 1.1 采用水平直线光路布置,无反射棱镜,光路结构稳定。 1.2 底座采用槽钢制作,结构性好。器件安装平面一次性加工,光路一致性好。 1.3 通过了GB/T4857.18运输包装件跌落性能试验。 1.4 激光电源模块采用灌胶方式封装,器件抗潮能力及电气稳定性。 1.5 模块化结构设计,维护加方便。 1.6 采用调试工装一次性地调节定位辅助探测器和主探测器相互位置,定位准。有利于获得加准确的大角度光能数据,从而提升仪器的小颗粒测试性能。 1.7 整体外罩设计,防尘防水效果明显。 2、优化的光路结构 2.1 光路系统全封闭设计,防止灰尘污染及外界光污染。 2.2 光路采用透镜后傅立叶变换结构,大接收角不受傅立叶镜头口径限制。 2.3 光源采用He-Ne气体激光发射器,相比于其他的激光发射器具有单色性好、相干性高、发散角小、稳定性强等优点,同时采用一体化激光发射器设计(号:00228952.0),降低了激光管热变形、外界机械振动对仪器稳定性的影响。 2.4 对于激光发射器,除进行输出功率值的传统检测外,还增加输出功率稳定性试验,以保证仪器的测试性能。 2.5 采取滤波平滑处理技术,降低激光管功率波动对测量的影响。 2.6 采取恒流限流、激光管灌装处理技术,将激光管的频闪概率降低水平。 2.7 增加后向探测器,扩展测量下限到0.1微米。 2.8 空间滤波器装配方式采用永磁体固定,针孔在受到外力干扰下,不容易产生偏移,大大提升了光路的稳定性。并且新设计的空间滤波器地消除了激光的衍射环,仪器的光背景低,光能数据加准确,有利于提升大颗粒的测试能力。 2.9探测器阵列采用的大角散射光的球面接受技术(号:95223756.3),主探测器采用对称大角扇形设计,接收面积大,分布加合理科学,受光充分,侧向探测器为多片组合依据球面呈弧形分布,排列在透镜焦面上,保证了大角散射光的聚焦,保证了样品散射光能的准确获取。 3、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3.1 全新设计的数据采集板采用了芯片设计公司ARM公司的高性能32位CPU。该CPU具有的信号处理能力与低功耗等优点。 3.2 采用8通道同时采样16位ADC(模拟/数字转换器),帧数据采样率高达1kHz。 3.3 采用64通道同时采样技术和低泄露电流采样保持开关,满量程精度高达0.15%。 3.4 在板新固件和配置数据,方便的维护操作。 3.5 具备电背景补偿功能,有利于获得加准确的光能数据。 4、友好实用的软件功能 4.1 软件具有SOP标准操作流程功能,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,使分析测试流程标准化。 4.2 多种分布模型:Rosin-Ramler分布模式、通用模式、增强模式、Single模式。 4.3 2种测试报告模式:普通测试报告、统计测试报告。 4.4 2种累计分布方向:从小到大、从大到小。 4.5 2种语言测试报告:中文、英文。 4.6 数据录入功能。 4.7 测试报告可导出为word、excel格式或其他文本格式。 4.8 可同时打开多个测试报告,进行不同测试报告数据间的比对。 4.9 测试报告项目可根据行业要求即输即改,比如特征粒径、特定粒径值等项目,并可设置为固定报告格式。 4.10 用户可以自定义折射率参数,包括实部和虚部(对应样品的吸收)。 4.11 电背景自动清除。 5、2 SCF-126循环进样系统技术特点 1)进样系统采用离心泵结构,电机,转速:450~3500转/分钟 (无级调速)。 2)采用电位器旋钮调节电机转速,实现电机无级调速。 3)速度控制电路自带速度检测模块,控制水泵转速。 4)采用外置DC 24V电源模块供电,提高系统系数。
|